台灣癌症治療交流論壇

標題: 海南省腫瘤醫院肝膽胰外科主任李鐸突破手術禁區守護患者健康 [打印本頁]

作者: admin    時間: 2023-7-10 18:36
標題: 海南省腫瘤醫院肝膽胰外科主任李鐸突破手術禁區守護患者健康
幾乎將整個肝臟“吞噬”的惡性腫瘤,已累及肝部首要血管。手術台前,曾完成肝移植手術的海南省腫瘤醫院肝膽胰團隊不慌不忙,谨慎阻斷血管、分離腫瘤,當看到正常肝組織切除未几時,主刀醫生李鐸終於鬆了一口氣。那一天,隻有二心裡清晰,冲破手術禁區,切除庞大腫瘤,在這個本就少有人涉足的領域裡,這場手術難度之高,足以使人膽戰。

肝膽胰外科醫護探望患者

像這樣高難度、高風險的手術,對李鐸來說已經是屢見不鮮。從事平凡外科事情30余年,擁有超1萬例手術經驗的李鐸,於2015年3月,不遠千裡從北京來到海南省腫瘤醫院,任肝膽胰外科主任。

五年來,李鐸帶領團隊“從零開始”,本著服務海南腫瘤患者並輻射全國的理念,相繼開展了胰腺癌術中放療,前入路非接觸性肝癌切除術,術中適時動態超聲造影引導肝癌射頻溶解治療等多項腹部腫瘤外科新技術。别的,操纵3D成像技術精准評估切肝,填補了海南在該領域的空缺。而醫院肝膽胰外科,同样成為李鐸及其團隊守護人民群眾康健的“用武之地”。

庞大腫瘤入侵肝臟 一次手術順利切除

海南省腫瘤醫院肝膽胰外科肝臟切除沒有禁區,他們伴随著許多惡性腫瘤患者,一块儿走過了近5年的時光。

肝膽胰外科團隊實施手術

身體剛起異樣時,家住定安35歲的何師长教師隻覺到手臂越發瘙痒,難忍之下前去醫院進行體檢,竟發現肝上長了一個庞大的腫物,後確診為肝惡性腫瘤。

李鐸檢察患者檢查結果,發現腫瘤直徑達15cm,幾乎佔滿整個肝部,不僅體積龐大且位置刁鑽,手術切除難度極高,對主刀醫生而言是庞大的考驗。

一邊是極具風險和困難的手術,一邊是年輕的生命危在朝夕,站在兩個艱難的選擇前,李鐸卻沒有太多猶豫,他深知,完备切除才是給患者帶來生機的独一選擇。他當下即決定,為患者實施手術。

“隻如果手術都有風險,我要做的就是把每台手術的風險降到最低,最大限度地減輕患者痛楚。”李鐸說。由此,他帶領其醫護團隊進行了充實的術前大討論,為患者制订严密的手術方案,計劃實施二步肝切除術。

2月25日,一場存亡博弈就此拉開。由於15cm的腫瘤不僅將肝門部入肝和出肝的首要血管緊緊包裹,還連續加害三個肝門,手術稍有失慎將會引發致命性大出血。這就请求主刀醫生擁有足夠豐富的手術經驗和過硬的操作技術。

術中,李鐸認真謹慎,谨慎翼翼地將腫瘤從血管上剝離出來,同時修補血管,確保肝中首要血管無損傷。手術歷時2個半小時,本来需分兩次手術才能切除的庞大腫瘤,一次即被完备切除,防止了二次腰椎牽引器,手術對患者的傷害,又盡可能保存了正常減肥藥,的肝體積,避免術後肝衰竭的發生。

運用新技術精准治療细小肝癌

在庞大腫瘤前臨危不懼,面對细小的腫瘤,李鐸也有著另外一套精准的治療錦囊。

本年55歲的海口市民林師长教師不幸罹患肝癌,在其他醫院接管手術後,不意僅半年肝癌再次復發。其家人得悉這一動静後更是愁容滿面,他們四處打聽,最終選擇來到省腫瘤醫院治療,慕名找到了李鐸。

檢查結果顯示,林師长教師肝右葉後有6段約2cm的腫物,鄰近右肝靜脈和門靜脈右支,由於新發腫瘤較小,常規的微創手術,可能會出現腫瘤定位不精准、溶解不徹底的隱患。而採用開放式手術治療,創傷大、風險高、恢復慢。

為尋得最好治療方案,李鐸與超聲科專家聯合會診,經反復钻研,決定採取“術中超聲造影技術”+“肝癌射頻溶解術”進行治療,確保精准溶解。

術中,李鐸與超聲科紧密亲密共同,在超聲造影精准引牙痛止痛藥,導下,用時30分鐘,將林師长教師肝內的腫瘤解除,術後超聲造影檢查顯示,肝內腫瘤被彻底滅活。

而經歷此番挫折後,林師长教師已然成為了李鐸的“鐵杆患者”,“連續復查都沒有問題,我和李鐸主任現在就像朋侪一樣,我對他的醫技是百分之百地信赖。”林師长教師說。

據介紹,在相關科室的共同下,李鐸已樂成為超百例肝部腫瘤患者實施了射頻溶解手術,無短時間內局部復發病例。

一天至多上過9台手術 雖“不見天日”但無怨無悔

從醫30多年來,55歲的李鐸已前後累計做過超萬例手術,為無數腫瘤患者帶去了生的但愿。

“多的時候一天上了9台手術,做了5台4級手術,從早上八點到晚上八點都在手術室,不見天日,但無怨無悔。”李鐸說,每台手術對他來說是萬分之一,但對患者及其家屬來講,這就是全数。

五年來,省腫瘤醫院肝膽胰外科在不斷兌現“当地患者腫瘤專科大病不出島”承諾的同時,憑借精深的醫技和杰出的口碑,吸引許多島外祸者慕名前來,科室服務的患者超30%來自省外。

來自河南的麥師长教師緊緊追隨李鐸已有8年時間,2019年末胃癌再次復發後,麥師长教師沒有一絲遲疑,第一時間選擇飛往海南找到李鐸。經術後,麥師长教師身體恢復杰出,他真誠地說:“我做了最正確的選擇,千言萬語也道不盡我的感谢感動之情。”

在李鐸不足十平方米的辦公室內,牆上滿挂了全國各地患者送來的錦旗,桌上擺放著厚厚的醫學書籍,走廊上人來人往。很快,他便仓促結束了採訪,又准備奔向另外一個“戰場”。

“願在判斷力所及的范圍內,為病人謀取最大的长处。”對於患者,李鐸沒有爽約。(庄曉珊)

注:此文屬於人民網海南頻道登載的商業信息,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




歡迎光臨 台灣癌症治療交流論壇 (http://bbs.catpawcup.com.tw/) Powered by Discuz! X3.3